就听到笑声,闻其声后,刘公公脸上也带有笑意,却不入眼底。
又是一月过去后,赵帝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他已知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这之前,赵帝决定趁他未死,传位于赵琮。
就这样,年仅三岁的赵琮上位,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继位的皇帝。
赵琮上位后,李乐只也换了一个地方居住,这次他不是居住在宫外,而是居住在宫内,住在了皇帝寝宫的旁边。
真成了另一个带孩子的家长。
而从前的太子太师府,则是换了牌匾换成了国师府。
要说最不习惯的反倒不是高明礼钱溪两人,而是李乐只,皇宫里的人手太多,太上皇尚在,还有太皇太后,还有太后,一尊尊的大佛都在他的周围。
也幸好,大梁国师地位极高,他不用面对他们,也无人来烦忧他,只需要管好赵琮即可。
.
又过了半个月,赵帝身体渐渐虚弱,等人发现他时,已经没了呼吸。
赵帝身死,国丧举行。
在大梁为赵帝举行丧仪时,边关来报。
第170章
梁帝尚未入皇陵,昭国便已经带兵兵临豫州,李乐只即使早有预料,也不免觉得昭国的动作太快了,仿佛知道太上皇什么时候会死。
毕竟调动军队,还要在太上皇未前去皇陵到达豫州城,这里面要耗费的时间可不是一点两点,但幸好,昭国调动的队伍还要一点点赶到,有萧宣镇守豫州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李乐只有预感,这件事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想想昭国的祭司,想到对方的本事,还有昭国打越国时的场景,仅凭萧宣一人定是守不住的。
若是他前去边关,身在皇宫尚年仅三岁的赵琮可不一定能够活下去,即使有太皇太后,有太后在,但深宫里面的危险可不止明面上看到的那些。
李乐只担忧他前脚赶离开京城,后脚赵琮就敢暴毙,凭那位殷太子的谋算,岂是一般人能够阻挡的。
对方这是在调虎离山,明面上阳谋。
简简单单的一记,却让他被动不已。
李乐只不免想到赵宣和赵帝,两人都如此巧合的,在这个时间点离世,赵宣是中毒,赵帝却是因为过于思念,才导致身体虚弱,若是赵帝早已中毒,而赵宣的死只是引子。
罢了,即使真的是这样,也不能改变现在的困境。
要想个办法,或许让玄阳子道长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