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摘下手套。
温度计和湿度计出场,檀桐害怕手动加温受热不均匀,直接把装置搬到了阳光下。
现在的莫克已经是晚秋,中午还是有约十度的温度,和液化菌所需的极限温度相吻合。
液化菌只要温度上了十度就会融化,下了零度也会坏死僵硬,气温波动大也不行,更邪门的是这玩意还很爱暴晒,普通室内光照太久就猝死,檀桐只能户外伺候着。
下午两点,温度刚好八度,檀桐种下了菌种,蹲在一边架起相机,拿着dv,死死盯着没动静的培土。
下午三点,放大倍数的dv镜头里,冒出半透明的白色细丝。
成了。
下午五点,他追着剩下的一点自然光,把刚长出来的子实体搬了个地方。
六点半,实在是照不到自然光,檀桐掏出简陋的补光设备,控制着不让灯管温度影响蘑菇。
人工打光效果肯定没有自然光好,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帝国任何一颗星球,都做不到温度和自然光一起满足,这也是液化菌产量低的致命原因。
陆陆续续有透明的幼小蘑菇钻出来,大部分都立马坏死。
非自然的变温,哪怕是一度也让它们不适应,檀桐还是第一次种这么麻烦的品种。
快二十四点的莫克已经要到零度,而且檀桐家附近有个湖,不断有陆风往他和小棚子上吹。
可他不敢回去,因为室内骤升的温度无法让液化菌适应。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