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设计草图,去展示车身的流线,并且在某些位置用红色线条标注了负载较大的位置。
苏溪所呈现出来的构思,来自十几年后,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不仅超前,而且理念甚至也有区别,braun不是个守旧的人,他可以轻易理解这些先进的构思。
尽管赛车部件的形态历经变迁,但是实践之下苏溪直接呈现了一个改良后的方案,按理说很难挑出问题,但是braun仍然从自己的成熟目光中思考到了某些不足。
于是在苏溪的视角下,这场关于装置的跨时空讨论,甚至有在未来技术的技术上实现优化的可能性。
心里顿时升起一种久违的激动感,那种在苦行和不断重复之下茅塞顿开的心潮澎湃的感觉。
大概就是从braun的第二封邮件开始,苏溪开始在学业之外日夜兼程地不断去改进图纸,她做的东西有极高的实验成本,所以都无法进实验室,但是好在现在的电脑仿真如果考虑得当,是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风洞实验的。
苏溪与定居在英国的braun开启了长达数年的邮件联系,braun的每一个改进点的提出,需要苏溪花费几周到半年不等的时间去试错。
*
时间来到了两年后,苏溪提前完成毕业设计,参加完答辩,提前拿下了硕士学位,同时额外将计算空气动力学的专业课用半年的时间一并修完,并且持续作为科研助理为hans教授航空项目工作。
如此快速迅猛的毕业速度远超同龄人,但是在德国的学制下,每一年都会诞生几个提前必须的奇人。
苏溪比上一世的自己额外多学了很多知识,也将自己的毕业年份提前了两年,但是即便如此时间仍旧紧张,因为距离上一世的事故发生时间只剩下两年。
两年的时间内被fia看到,她也没有把握,因为她也是从底层做起用了多年的时间才进入f1车队的。
这一切都来得很紧迫。
同时她与braun已经在邮件来往中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braun一如往常,每次邮件开头都会变着花样给苏溪取外号,有时候他们进行远程会议,听苏溪在屏幕前结合图纸来给他讲解自己的最新成果。
苏溪毕业的这天,她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因为完成学业只是这条道路上最简单和基础的一步。
有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着她。
成为了f1测试车手的杜修延,无法像之前一样频繁飞来德国看她,两人的对话还是通过微信进行,有些时候两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