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看了他一会儿,勉强勾起点兴趣:“那你又特殊在哪里?”
之所以接过了这个话茬,是因为他要在这里困住「诗人」,暂时不能退出梦境向池见英传递消息,不过也不是全无办法,此刻梦境“卫星”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理论上,这里的异常很快会被“卫星”「东方」注意到,进而沟通内外。
等待期间,听「诗人」讲个无聊的故事打发时间也不是不行。
秋免幻想出一把椅子,孤独地立在海底沙石中央,他从容坐上去,翘起腿,像是在忙里偷闲地休息。
听到他的问话,「诗人」反而渐渐恢复了一些冷静,飞速运转的大脑想出诸多答案,又逐一排除,最终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结果。
过了许久,他沉声开口,补全了自己的过往:
“……我诞生在十二年前的夏天,‘那个人’梦见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
褚天骏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虽然贫穷,但得益于脱贫帮扶的政策,比起幼年时的困苦记忆,日子还是逐渐好过了起来。
初中时,南方的对口帮扶城市组织了一次交换研学活动,他有幸被选中,前往到梦寐以求的大都市生活。虽然过程只有短短几天,却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褚天骏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在那里定居。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上到高中后,他的成绩相当一般。若说是因为师资力量,班里也不乏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但褚天骏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差在哪里,他只是缺了一点运气,多了一点粗心,只要冲刺的时候努努力,还是有希望追寻“梦想”的。
然而现实给予了他沉重的答复,他不仅没有一飞冲天,成绩反而比预想的还要差上许多,这已经不是能否去梦中情城读书的问题了,连学业都不一定能够继续。
要再沉淀一年吗?褚天骏在思考过后,选择了放弃,直接读了个勉强够线的专科。即使在那个年头,本科生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了,但如果选择留在家乡工作,还是足以吃香喝辣。
褚天骏安分打了几年工,攒下了一些本钱,期间通过网络结实了一些朋友,也拉近了与向往生活之间的距离,原本寂灭的心火在狐朋狗友的劝说下再次开始燃烧,却始终没有勇气离开舒适区,直至亲人的病逝烧光了他的存款,也斩断了他的牵挂。
那年,二十三岁的褚天骏怀揣着梦想与希望,离家南下碰机遇。
起初,褚天骏信心满满,彼时正值自媒体风口,只要把握好流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