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虽然不是皇家银行或者是国学院一样,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程。
但是却也关系着大明天下人的民生。
徐光启就推荐了郑崇俭。
此人也是有着一些能力,算得上是一个守节之臣。
崇祯皇帝也就点头答应了,然后在朝会之时,就提出了以工代赈这个政策。
当他解释完了以工代赈的好处之后,朝堂之上的百官,都是大开眼界。
他们觉得自己这些人似乎好像是已经失去了意义。
完全就成为了一个工具人。
工具人孙承宗在朝会之后就召开了一次御史台的会议,探讨关于以工代赈时期,如何保证那些工人的利益。
这是崇祯皇帝亲自叮嘱给他的事情。
“以工代赈这个想法当真是利国利民,但是作为御史台,我们不能因此就失去对这个领域的控制权。
你们一定要想出来一个对策,在以工代赈这个国策实行之后,就要保证那些个工人的利益。
确保每一个工程完工的时候,工人都可以得到一笔钱财,也要保障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安全。
这才是我们御史台需要做的,你们都明白了吗?”
御史台的官员们连忙回道:“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