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就有了信心。毕竟乔喻给出的要求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那得看是什么情况。简单来说我把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做了一些变形,你可以理解为先把复杂的数据通过一些高维的手段淘汰其中的杂质。
不过先跟你说好,别报太大希望。我之前也跟你说过的,这就是一次新方法的测试,我并不一定保证有用。”
乔喻很认真的再次给刘浩来一针预防针。
两人的声音不算小,自然也落到了实验室其他人耳中。不过没人吭声…
都已经按照乔喻的要求做完了,这个时候要还去抱怨那纯粹是脑子有坑。
“哈哈,乔喻,你不用一直强调这个。其实如果你在化学实验室待久一些就知道,很多时候课题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尔的。
上次跟这次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是,课题都比较重要,而且这次还有竞争。二是,之前都有成功案例的。所以我们寄予了很大希望。哎…
其实真要说起来,我们搞实验,没有结果的时候多去了,早就麻木了。只不过一些不太重要的课题,没成果就直接放弃了。”
刘浩状似洒脱的说道。
其实真的在课题组里哪那么容易麻木。无非是一直在淘汰而已。无法接受很多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的,硕士阶段就已经被淘汰了。
到了博士阶段,大家的心态可以说更好了些,但实验室没有结果的挫败感还是有的。
只不过一旦忙起来,都没时间去感受这种挫败而已。毕竟哪怕前期投入的都是甲方,但每天守在实验室都是他们。
但有什么办法呢?从甲方一开始就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其实就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肯定有一边的方法跟思路会被淘汰。
两边都出成果的可能性当然也是存在的,但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情,很难出现。
毕竟资金有限,从成本上考虑,有了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就没必要在另一个还不成熟的方案上继续投入了。
除非是能证明,另一套方案更好用,又或者在另一个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才可能会继续从封存的档案里,再拿出来继续研究。
听了刘浩的话,乔喻只是笑了笑。他是不太相信刘浩真这么洒脱的。
否则就不会他一打电话说要来,就直接跑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