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是一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如果考虑到做报告的数学家今年十六岁,很容易让这种痛苦加倍。
好在坐在主席台上的乔喻其实没注意这些,就算注意到了,他也不太在乎。
如果说第一次做报告的时候,还有激动的情绪,那么这次,乔喻就是在完成任务,主要还是起步太高了。
“…根据引理7,模态卷积在路径Γ上描述了模态点的分布规律。局部区域内其规律如图所示:”
“而通过控制宽基的最大值,可以限制模态点的间距不超过6。同时由于模态路径Γ的全局构造具有周期性,其局部高密度特性在全局上重复出现。因此,路径上任意模态点r_p,r_q∈Γ的模态距离满足:d_m(r_p,r_q)≤
…最后根据定理2,定理3,定理4,定理5,可知每一个模态点r_p∈m对应于一个素数p,模态路径Γ则描述了素数的分布轨迹。
模态距离d_m(r_pr_q)是模态点之间的几何距离,它的性质直接反映了数论意义上的素数间距ipqi…
综上所述,d_m(r_p,r_q)≤6等价于ipqi≤6,且素数间距ipqi≤6的素数对在数论意义上无穷多,自此,证毕。”
乔喻的时间控制能力是很强的,六十分钟时间用了五十五分钟。
其实如果他稍微把语速放快些,可以用五十分钟讲完。这也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因为一般特邀报告,最后都是要预留出十分钟左右的答疑时间。
当然这么短的时间,大概也就能解答三、五个问题,所以提问的质量很重要。
这也是各种报告会安排一个主持人的原因。在答疑时间主持人会挑选提问者,对报告人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
不过今天这场报告会比较特殊,很多人没那么多时间完全消化关于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内容,所以针对他的这篇论文,只听五十分钟的讲述,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所以干脆只留了五分钟,让主持人看着办。有人问就随便回答一下没人提问,主持人说两句场面话,大家就可以早点去吃饭了。
当然,如果真有问题,也可以等之后大家在进行沟通。
事实也正如乔喻想的那样,很明显台下一群人提问的积极性并不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