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就有这么一段,因为年景不
', ' ')('\n
好,这个冬天黎老头一直都没有找到活干。
之后呢,为了多赚一点钱,黎老头居然背着家里的两个儿子替别人去服役。
就为了得到三两银子的劳工费,大冬天的跟人去挖沟渠。
他本来就上了年纪,对方也正是因为年纪大了才想着请人顶替的,一家人都没有想到黎老头为了三两银子这么豁出去。
身子骨当然是吃不消了,一直硬撑到最后几天,被人抬回来的。
之后舍不得银子,死活不肯去看大夫,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硬挺着。
一直到黎修平从学馆回来,才堪堪给他请大夫看了,命虽然保住了身体底子却是坏了。
也因此,没过几年,那时黎修平才刚刚高中还只是一个穷翰林老家爹娘都没有跟着享过福。
他爹却是没有熬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件事,就成了黎修平心中永远的痛,哪怕日后他位极人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却是怎么也化解不了。
想起来,方青青心中也是难过的,这些日子的接触公公在家里沉默寡言却属于实干多干任劳任怨的那种。
而且做的一手精细的好木工活,她只是随便提了几句,就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帮她房中添了好几样物品用着十分的趁手。
这件事她不知道就算了,既然提前知道了,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老爷子大冬天的为了三两银子去替别人服役。
一群讨债鬼
不是因为找不到活干公公才这么的铤而走险吗?
简单啊,方青青觉得她可以帮他们谋求一个生计法子。
“爹,娘,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去县城卖吃食?”
“卖吃食?不行不行,”黎母不断地摇头,“做生意很难的,卖不出去亏本了家里日子就会更惨了。”
基本上这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不是家里没有田地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极少会有人想要出门做生意。
而守着一亩三分地,除了吃饭也很难另外谋到钱财,所以读书难啊。
老黎家在红桥村已经算很不错了,却也是一大家子咬牙供着三郎一个,其他户人家哪里有闲钱送孩子去读书啊。
可是方青青却是知道,做生意赚钱不难的,只要有好的门路卖的东西质量过关不会卖不出去的。
于是,她先问大家,之前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