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想被人探究。
外国使臣觐见,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在他面前必须说汉语,根本用不到外语。
康熙学外语,不过是为了能看懂洋人的书籍。确实可以找人翻译,但翻译过来的文字总归是经过了人为加工,远不如原汁原味的好。
所以皇后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还不止一国语言,他是不是也该学起来。
哪怕只是为了给皇后打掩护。
郝如月考校小七只是一时兴起,考校完才发现暴露了。
在后世学一门外语都并非朝夕可成,更不要说古代。
坤宁宫确实有几本国子监印发的外语教材,可郝如月清楚,学外语,尤其是口语,只看几本教材远远不够。
如果她没有出国留学和工作的经验,不曾把外语当成工作语言,根本不可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外语。
所以五阿哥去国子监学习之后,她才给皇上提建议,允许传教士去国子监教书,并且开放国子监的部分课堂,带外国使臣参观,给外语科的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外国人的机会,避免学成“哑巴”外语。
道理她都懂,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警惕心在一点一点消失,有时候说话做事都不过脑子,就很吓人。
比如她的外语是跟谁学的,从什么时候学的,为什么口音如此纯正?就像刚刚小七给出的评价,比传教士说得还好听。
不知道是因为牛痘,还是与解除海禁有关,这几年来清朝传教的人特别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