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道:“刚来的书信,说他不愿成亲。”
不愿成亲,而不是不娶那姑娘,梅砚点点头,略明白了些。
于是提议:“郡主快要生了,过几日书塾休旬假,咱们回趟盛京,带上东明?”
宋澜还没来得及说好,就听见有人在外拍手称快。
——东明险些要把厨房的门晃下来。
第121章 番外一·澜砚3
盛京城不愧冠了一个“盛”字。
即便行经风雨、历经战乱、目睹王朝更迭, 也不曾有繁华落幕的时候。
宋澜与梅砚回来的时候已经又过了两个月,恰赶上这一年的年节,梅毓亲自到城门口接了他们。
梅砚见了兄长就问:“听说郡主已经生了?我们紧赶慢赶, 竟还是没赶上。”
梅毓斥他一声:“你们赶上有什么用,又替不了鸾音。”
梅砚脸一红,竟被怼得哑口无言, 末了是宋澜将他一揽了一下, 维护道:“兄长何故要打趣少傅。”
梅毓面上含笑,见状倒不好再说什么, 引着两人往府上去,路上说:“鸾音这一胎是个女孩儿,我本是要等你们回来替她取名的, 谁知摄政王心急,说自己是孩子的小舅舅,怎么还不能给外甥女娶个名字了。”
宋澜眉头一跳,有些担忧地问:“他给我外甥女取的什么名字?”
“叫衔婵。”
“嚯!”宋澜蹦了一下, 意外道, “宋南曛出息了。”
梅毓点头称是, 可见是对自己女儿的名字十分满意,“陆大人也这么说。”
一路说笑, 转眼就到了梅毓府上, 梅衔婵生得粉雕玉琢一般,眉眼像宋鸾音, 唇齿像梅毓, 即便是婴儿模样, 也已经看得出是个美人坯子。
几人看过了孩子, 宋鸾音便问梅砚:“景怀, 这次你们回来,过了年再走吧。”
梅砚失笑,“我原本也说回来过年,可青冥不愿意多待,我们年前便要走了。”
如今看来,对盛京城彻底没了留恋的不是梅砚,而是自小在盛京城长大的宋澜。
他幼时孤苦无依,在东宫之中步履维艰,真心相互的人都没得到好的结果,周晚凉、宋云川、周禾,到头来只有一个梅砚,且还为了他受了好大的一场罪。老实说,盛京城的记忆于宋澜而言并不十分美好,纵使有过叱咤风云的时刻,纵使有过鲜衣快马的时光,也都在后来的诸多事情中一一消磨了。
正如宋澜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