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虽然这种操作容易惹来非议,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目前的局势下,皇帝无法站出来否决这些政令,就不影响政令发挥法律效力。
“太后,我们现在没有更多的选择。倘若建立公国是哈德逊元帅本人的想法,那么现在的局势下谁也拦不住。
如果他只是想要体面的退隐下去,并没有自立门户的意思,那么还具备一定可操作空间。
只是民间的非议声会非常大,容易对您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陛下。”
纽芬兰大公为难的说道。
事情无法两全。
想把一名德高望重的辅政大臣弄回家,就必须给出一个妥善安置的方案,不然就要有人出来承担苛责功臣的骂名。
最关键的是,未来皇帝有事需要征召的时候,人家就有了消极怠工的理由。
“再想别的方案,陛下的声望,万万不能受到影响!”
皇太后一口否决道。
见识了政治的残酷性,她非常清楚有些黑锅是不能背的。
不用听具体方案,就知道一准没好事。看似只是略微得罪了哈德逊,实际上得罪的却是帝国境内的所有军功贵族。
倘若帝国元帅都能够遭到不公正对待,下面人的政治待遇,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谁开了这种先例,谁就是军方的敌人。得罪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太后一样也兜不住。
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借机将矛盾扩大化,搞不好会引发一场政变。
阿尔法帝国的军事体制,本身就是政变滋生的温床。能够安稳到现在,主要是朝堂上一众大佬的政治手腕厉害。
甭管起因是什么,只要军事政变发生了,就需要有人承担责任。现在背了锅,未来就是国之罪人。
……
在皇室陷入纠结时,哈德逊和保守派阵营打的是一片火热,仿佛就要成为一家人。
受此影响,朝堂上的局势也平稳了下来。原本内斗不休的两大阵营,在保守派安插的间谍努力下,迅速拉近了关系。
除了少数存在竞争的官员外,剩下的官僚纷纷上演花样变脸,宛如一夜之间就成了朋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他派系的官员非常不适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