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道:“陛下,若是要论领兵上战场的经验,臣倒是有一个人选,祯王殿下。祯王殿下元庆二十七年间曾领军东海,后又为陛下镇守边疆长达一载有余。虽然只是作为随行副将,但领兵经验不输于军中将领。”
一直站在诸王队伍中沉默无言的祯王皇甫兆玉不得不出列,也跪在殿中,向元庆帝说道:“儿臣多谢都御史大人信任,儿臣才虽平庸,但值此用人之际,愿全力以赴为父皇分忧,儿臣请往梁州,代父皇平定赵釴之叛。”
元庆帝和群臣商议之下,确实觉得祯王是最合适随军出征的皇子人选。当即赐上尚方宝剑和虎符,命犒赏三军,即日领十万兵马开拔梁州平叛。
长熇军是大晛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劲旅,大营就设在建康往北二百里的山原地带,有守卫京师之职。
兵部尚书付鼎将留存兵部的虎符交给主将王宗仕和祯王殿下,在大营中目送十万长熇军浩浩荡荡开拔而去,一时心情竟有些微妙的复杂。
他是元庆朝的老臣了,长熇军打下江山旗号初立的时候,他已在朝中。赵釴做了十年的长熇军主帅,没想到多年过去,长熇军再次被调动北上,居然是去剿灭他。
付鼎望着那远远而去迎风飘起的大纛,令自己收回眺望的目光。赵釴手下只有杂兵五万,而祯王手中的尚方宝剑专斩逆臣,赵釴到底能在梁州雄踞多久。
梁州城中,靖安军的大纛同样在北风中飘扬。
元骥在北部诸州招募的三万青壮正在加紧整顿训练,梁州城却每天仍有流民来投奔。元骥想起他出发去募兵时赵釴说的话,乱世之中,吃饭大过朝廷,再卑微的小民都会明白谁能给他们活路。
赵釴修书一封派人前去答谢雍州刺史,光是答谢当然不够,他也附上了之前许诺过他的东西。
主帅帐中于今早得到消息,朝廷四皇子和大将王宗仕已领十万长熇军,星夜疾驰往梁州平叛。同时也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北滦国主因梁州局势变化,已释放囚禁在四方馆中大半年的赵执等使臣。
此行北上的一个目的已经达到。只要被放出那囚馆,他可以肯定没人能轻易制住那孩子。
元骥登上城楼,看到赵釴正独自站在夕阳中。
“将军,可是有什么疑虑?”
“我并未有什么疑虑。”赵釴缓缓答道:“我既已决定违逆朝廷,成功迫使北滦放出阿执,那便再无顾虑。如今朝廷视我为叛贼,也是我此行该有的下场,但不足以让我一昧顾惜性命。”
“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