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或紧挨或相交的点,彼此陪伴,彼此影响。
只有他,带着任务来,按照任务走,是点与点之间的直线,没有回头路,无法停留,却也不知道终点。
但他对此毫无情绪,不喜不悲,不爱不怨,全盘接受他需要做的事情。因为他是菩萨,是三界善恶守恒的一枚棋子。自他大彻大悟那一日起,他便已不再参与凡人的七情六欲与因果轮回。他用自己的全部时间和整个身体去服务这个世界,去宽恕和感化,给陷入怨恨泥沼之中的亡灵一次额外的机会,引导误入歧途的生灵重归善良正路。这是他的使命,而他的使命就是他的存在本身。
但辛念菩萨并非毫无感情的机器,在他身上,除了佛家人本就会有的慈悲和共情以外,还多了几分好奇心。人间的道德观和善恶标准变化飞快,地府的审判也会时时顺从趋势变更,辛念菩萨施行善举时需要与怨灵直接交流,他的思维方式和对凡人的了解也会直接受其影响,只有纯真的求知欲才能使他永远保持公正和宽容。
他在地府往来多了,上至阎罗大王,下至鬼兵鬼卒,见到辛念菩萨都无不和颜悦色,个个心甘情愿地礼让三分,尊敬有加。而菩萨本人从不装腔作势,对待亡灵的冤屈哭诉永远洗耳恭听,与在地府中兢兢业业的各路官差也十分和气,虚心倾听他们讲述在人间的见闻和工作情况。他有时像一个历经沧桑、看破红尘的老者,给出阔达而深邃的建议,有时又像是最求知若渴的孩童,将四面八方的观点统统吸收。
“贫僧既来,便是为了替大家消除怨恨和烦忧的。”这是辛念菩萨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以一身素净纯白单衣,在哭嚎遍地、怨恨充斥的地府监牢之中稳步游走,颈上挂珠串,一手托白莲,一手执羂索,探访询问着每一个仍在受刑的亡魂,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
唯一的变化,发生在未有任何人察觉到的一日。辛念菩萨随身所带的佛珠串,从四十九颗变成了四十八颗。但如此细微之事,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已。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