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的这句话,谢秋白就放心了,他本来就是要说的,只是想探一下指导员对他的态度。
“我在市里学习的时候,每天都会参与锻炼,我的木仓法还不错,我就想问问,看能不能加入咱民兵连,成为一名民兵。”
指导员目光微闪,没有答应,而是问,“你为什么想当民兵?”
谢秋白态度十分诚恳,“指导员,你还不知道我,我是个懒的,一直也没想过当这些。
我来咱团场一年多了,一直都觉得在你领导下的团场,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切可爱。
今天回来竟然听说,有一本叫《少女之心》在“流阿强”之间流传阅读的书籍,在咱们团场私底下传,这种毒草带来的影响太不好了,某些人的用心何其险恶。我就想当个民兵,好歹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尽我所能护卫住我们的家。”
谢秋白在来找指导员之前,反复想他该怎么和指导员说。
把陈舒瑶的遭遇拿出来说,她就在边上,听了只会又多经历一遍痛苦挣扎。
而且,传谣言这种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的事,又没有实质证据,指导员听了,也只能安抚几句。
那么多人造谣传谣,法不责众,最好的情况是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几年,大部分只会被记过处分,或者通报批评一下,不轻不痒,谢秋白觉得这样太便宜那些混蛋了,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
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谢秋白决定扯面大旗,把这件事彻底闹大。
想来考虑到谢秋白说的影响,指导员听了肯定立刻就会着人去查,然后就会知道陈舒瑶的事,抽丝剥茧之下,就会相信谢秋白并没有虚言。
在现在这个时代氛围下,私底下虽然会有人通过手抄等方式,传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但绝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保守的,甚至谈性色变的。
指导员做为领导,她的位置决定了,做事肯定首先考虑的是大局,即这件事带来的影响,会不会教坏人。
相比之下,诉说苦难,并没有直接说影响,来的效果好。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这种事情。
人类的行为模式决定了,任何人遇到事,首会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
至于能不能去当民兵,谢秋白也不太在意,他是担心平时没车让他修,还会安排他参加劳动。
这才想多兼几份工,偷懒也能找到借口。
相比之下,还是陈舒瑶的事更加重要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