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距长安甚远,不晓朝廷政策,来到长安后,也不太熟悉科举考试内容,这确为难题。
未来科举榜单会涉及名额分配,不过此事当在天下统一之后再行商议,如今尚不合适。
当然,若要使学子们未来能够知晓朝廷政策与考试内容,朝廷也在筹划一事。古文经与今文经争论多年,结果不过两败俱伤。
然而,谁为真经,谁为假经?在我看来,去伪存真,方为正途。我有意在未来邀请天下名士重编经书。
那些曾经假托古人、编造谎言、篡改经书、断章取义之举,也应当被禁止。不知庞公是否愿意参与此事?”
此言一出,庞德公眼睛亮了。
这是一项可能影响未来几百年的大事儿,参与其中不只能留名,甚至还直接决定了未来朝廷国策。
若是放弃这个机会,不就是放弃了荆州人的未来吗?
“大王厚爱,老朽感激涕零。如此盛事,又有何种理由不参与呢?我想荆州之人亦会对大王感恩戴德,未来必定全力襄助大王促成此事。”
此言一出,两个人心照不宣的笑了一下,达成了交易。
第185章
在荆州之时,庞统和诸葛亮已经认识,二人关系相当不错。
当然,除了学识上面欣赏彼此,两人也算得上是姻亲关系了,毕竟诸葛亮的姐姐已经嫁到了庞家。
这一次来到长安,两人先前已经见过一面。
等到庞德公面见昭王之后,两人又见了一面,这一次是庞统亲自来到了诸葛亮家做客。
“长安与我想象中不太相同,你所住的院子也与我想象得不一样。
如今长安兴盛,天下富人汇聚于此,学子们蜂拥而来,大多数人都只能栖身旅店之中。
而你却住在这样一座三进大的院子里,可真是好福气。考上状元都能有这般奖励吗?我倒真想考个状元试一试了!”
庞统这话瞬间逗笑了诸葛亮,他当然明白庞统的心情,就像当初兄长在信件里面说长安有多繁华,那时候他也没有多在意。
再繁华又能到哪里去呢?不过是城池大一点,人口多一点。
所以后来诸葛亮虽然在信件当中也劝说庞统来长安一趟,也说过长安会超出他的想象。
但是庞统跟诸葛亮当时的心情一样,没怎么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直到这一次亲自陪庞德公来到长安,庞统才体会到了诸葛亮当初在信件当中的含义,果真是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