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就是同一片田地里,果实/花朵的成熟期差距比较大,所以收获期要每天到田里转一圈、把刚刚熟了的摘下来。
不像种谷物蔬菜那样,基本上一批都差不多时间熟、或者收获物对成熟期不敏感、晚几天摘也没事。
这些香料成熟后在枝头多待几天,不是烂了就是香味种子掉落了。一串豆蔻荚每天只能挑三五颗刚刚熟透的摘了,明天再来摘几颗。
相比之下胡椒比豆蔻稍微轻松一些,因为胡椒不管是熟透的还是稍稍有点没熟透的,好歹都能吃。熟透的就是白胡椒,没熟透的就是黑胡椒。
(注:黑白胡椒是同一个品种,只是处在不同的成熟期)
这种收割阶段劳动强度很密集、但播种阶段相对轻松、热带多雨水环境下只要放养自然生长就行的作物,确实太适合蛮夷了。汉人更应该种植那些前期阶段需要精耕细作、但收割方便的东西。
“看来子义遗泽也是不小啊,对这些地方,确实应该徐徐图之,也不该一味用武征服。”
刘备在视察完之后,也是由衷感慨。
最后,他只是还有一点疑问,就找来李素讨论。
这问题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刘备发现近年来,香料贸易的增幅有点夸张,每年好几成地涨,过去十年中原的香料用量都涨了有十倍了。
但是香料价格的下跌,却不如珊瑚珍珠那些那么明显,可见还是可以卖完的。莫非中原百姓真的因为和平久了、变得奢靡了么?这种奢侈品都能有多少卖完多少。
李素却不以为意,示意刘备垂拱而治即可:“陛下,每贩卖一石香料,朝廷抽的海商税不下数千钱。十几年前,最大宗的那几种香料,从南洋运回的,也不过每年数千石到一两万石。
如今普遍涨到了五万至十万石,仅此一项,朝廷抽商税已近20亿,也比十几年前涨了十倍了。曹操初灭之时,全国商税不过六七十亿一年,整合关东后涨到近九十亿。
如今商税是一百四十亿了。增幅的里面,香料就贡献了三分之一。陛下乐见其成不就好了?至于用量大增,这也应该跟商贸更为发达有关。
十几年前,只有长安雒阳周边农民,敢全部种菜不种口粮、卖菜买粮维生。现在各州五十万人以上的大县周边,都敢如此。
互通有无便利了之后,百姓中的富裕之户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