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飞说得如同身临其境,唾沫横飞。“父亲请看,这里是阏与,这里是武安,这里是我大军营寨。正是三足鼎立之势。此地山水险峻,大军不易展开,秦军攻城器械不便携带。父帅因地制宜。阏与关背后的谷口,北山为要地,父帅听从许历的建议,率先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北山,这就占尽了先势。”
赵飞脑海中主意飞转,搜索着博士的论点:“其三,大胜在于疾字,胡伤大军在武安城下消耗月余,实已人困马乏,父帅下令全军偃旗息鼓战马衔枚兼程疾进直抵阏与,凭险切断秦军归路。”
“近月休整不战,我赵军自是体力充盈,在狭窄山道牵马急行竟无一人落伍,沿途只歇息两次冷餐干肉,次日黄昏时分便生生赶到阏与关背后的谷口当道扎营,立即紧急修筑壁垒壕沟。以我赵军之疾对秦军之缓慢,疾定胜缓!”
卖弄完博士老师的观点,赵飞长出一口气,道:“父亲,有此三字,我赵国大军,何能不胜?”
赵括一番越是空的战场分析,让赵奢慨然变色。
赵奢见自己因地制宜、相机而动的战术,竟然被儿子分析得条条入理,儿子并未亲临阏于之地,却对复杂的山地了如指掌,心下甚为惊讶。
转念间,接着问道:“括儿之见,这场胜仗,为父还有何不足之处?”
赵飞本想隐瞒博士老师的关键论点,见“父亲”满脸的诚恳,此时却忍不住说道:“父帅此战,使我赵军威震列国。但”赵括停顿了一下。
“括儿,你我父子,不必相瞒,尽管明说。”赵奢坦然道。
“父亲,此不足之处和战事本身并无关系,父亲可曾想到,我赵军以六万,竟能全歼秦军锐士八万。列国对此会作何反应?秦国又会作何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