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三月二十三日,迁安太平寨以南的几个山头炮声震天。
这里是蓟镇前往塞外的重要通道。河道两侧都有道路,沿着道路可以到达青山口。
从三月初三开始,清军占据太平寨南的山口,确定从青山口、青山关方向出边。从三月初五开始,清军左翼先行,队伍开始源源不断的通过大道出边,。
清军超过三十万人,牲口、车架不计其数,营地从迁安一直蔓延到青山口,队列总长度过百里,他们的行动方向没有任何隐秘可言。
陈新甲所领的督标、山西镇两部转隶孙传庭,但勤王军的可用之兵仍然不多,由于后勤不力,各部在转战中因逃散、受伤、疾病等减员严重,剩余兵力人困马乏,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
孙传庭只能按原有模式,避免跟清军大规模会战,派出各部进行袭扰,利用清军营地过于庞大的弱点,争取获得战绩。
上次在永定河边,杨国柱、王朴都没有获得战绩,在战后追责中就处于不利位置,这次也认真打了几仗,两人的家丁都比较精锐,穿过山区从丰润方向袭扰,成功破袭两个清军营地,各得了十余清军首级,据称解救七千多百姓,曹变蛟和周遇吉在三屯营方向也获胜一次,解救了千余百姓。
辽镇大部分仍留在蓟镇,他们声称从玉田攻击,跟勤王军不走在一道,庞雨自然不相信他们会卖力打仗。
从总体而言,明军仍是一盘散沙,各镇合计起来兵额有六七万人,但实际可用的大概一万左右,精锐家丁更少。面对漫长杂乱的清军营地,明军组织不起有力的攻击,更没有协同攻击的能力,只能各自为战的骚扰,虽然小有斩获,但对清军庞大的基数来说,几乎是不伤皮毛,在清军骑兵的主动攻击下,明军无法截断从迁安到青山口这个道路上任何一点。
这中间的十多天里,孙传庭受到了皇帝和兵部巨大的压力,但手中的军队无法完成兵部的任务,他只能在奏本上腾挪,多次奏报清军苗头变化,可能改从建昌营往冷口出边,自己带兵去了但是鞑子又改了方向,造成没有战绩。实际上以清军的规模,他们的苗头是很好判断的,所以杨嗣昌根本不信任孙传庭,认为他糊弄朝廷,两人关系急剧恶化,京师复来的御批上,皇帝对孙传庭的训斥一次比一次严厉。
安庆营一直在三屯营方向,在庞雨看来,这里的形势很简单,如果兵力足够的话,集中攻击入山的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