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不远的候召室中,几名宦官在屋中走动,主要是来自司礼监的,朝议和召对都由司礼监组织,他们负责具体安排召对,由于有多个批次,司礼监需要根据皇帝的重视程度提前安排好顺序,前面差不多结束的时候,他们就要让下一批候场,以免皇帝等候。
内阁每次都是第一,这一点无需多说,后面的五府六部锦衣卫等等,每次的顺序就不一定,等候的官员都在侯召室中等候。
二十多个六部官员围坐在长条形的桌案边(注1),大多翻看着各自的奏本,为一会的奏对临时抱佛脚,有少部分相熟的官员在交谈,但由于距离召对暖阁很近,大家说话都很小声。
因为内外官的交流比较敏感,所以屋中的文官很少和宦官久谈,最多是询问等候时间,好去上个厕所之类,其他时候都是各自做事。
一名宦官提着箩筐从大门进来,到了西北角的位置蹲下,将箩筐的木炭夹起放到火盆中,长条形的木炭裹着一层红色的泥土,刚放入一块进去,炭盆中啵啵的爆出连续的脆响,在安静的侯召室中,附近一个司礼监的宦官转头看过来,满脸的不悦。
加炭的宦官连忙将那块炭夹起,放在眼前看了看,上面竟然有些水珠。他立刻将那块炭放回箩筐里面,跟着仔细检查了另外一块炭,似乎也有水迹。
那个司礼监的宦官缓缓走来怒道,“提来前不知先查看明白。”
提着炭的宦官连连躬身,“小人明白,小人马上换。”
林登万说罢将红箩提起,匆匆出了待召房,在门前遇到司礼监一名少监,赶紧让在一旁让他进来。
屋中几个宦官凑过去,听那少监吩咐几句后,几人很快就沿着长案走回,低声对几名官员通知。
少监又走动着确认了一遍,“工部和太仆寺可都齐了?”
屋中没有其他人接话,召对的官员确认一遍,少监才带着他们走了出去。
等这些人都走了,门口又空出来时,林登万才出了门,暖阁那边有几个文官刚出来,他们在低声商议着什么,林登万刚来暖阁不久,还不识得这些人,但他知道第一批进去的都是内阁的阁老,心头有点害怕,连忙往右边转去。
不远就是茶水房,十多个的宦官在里面候命,另外一个惜薪司的宦官在这里守着,沿着墙边摆着好几个筐子,筐子里面都是包着红泥的木炭。这是宫中专用的红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