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疏]注“比年再螽”解云:即下十三年冬十二月螽是也。注“宋国”至“六卿”解云:皆在春秋后。考诸旧本,宋是“宗”字,然则宗国犹大国。言天不能杀,地不能埋,天下大乱,莫能相禁,是其纪纲之国,灭亡之象,是故齐并于陈氏,晋分为六卿。若作“宋”字,何氏更有所见。春秋说云“陈氏篡齐三年,千人合葬,故螽穸踊者,是其螽为齐亡之一隅也”案左氏及史记,皆云晋亡分为魏、赵、韩,今云晋分为六卿者,盖其初时,晋君失政,六卿用事,不妨其下灭时但三家分之矣。
十有三年,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反也。(前宋行诈取郑师,今郑复行诈取之,苟相报偿,不以君子正道,故传言诈反。反,犹报也。,五咸反,一音鱼及反。易,以豉反,下同。郑复,扶又反,秋以下注同。偿,时亮反。)
[疏]“其言取之何”解云:上九年注云“据诈战言败也,故此省文,不复言之也”注“前宋”至“郑师”解云:即上九年春“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传云“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之也”是也。
夏,许男戌卒。(比陈、蔡不当复卒,故卒葬略。男戌,本亦作“成”)
[疏]注“比陈”至“葬略”解云:昭八年冬“楚师灭陈”十一年“楚师灭蔡”至十三年秋“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二十年冬“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二十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定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夏“六月,葬陈惠公”定六年“郑游速灭许,以许男斯归”;今年“夏,许男戌卒”秋“葬许元公”然则陈、蔡之灭,非吴、庐之罪,及其存时,乃为大国所复,但以不受封于天子,故书君以见之,仍以前君死位,非其自复,其国合存,故许录其卒葬也。而许男斯者,为郑所灭,不能死位,许国合绝,不足存之,而戌自复,罪恶深矣。若比之陈、蔡,不当合录,而录之者,正欲见其前君不死位,后君自复之恶深,是以书其卒葬,而去其日月以见矣,故曰此陈、蔡不当复卒,故卒葬略之也。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何以称子?(据救陈称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