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与追戎同也。言师者,侈大公所追也。国内兵不书而举地者,善公齐师去则止,不远劳百姓,过复取胜,得用兵之节,故录详之。侈,昌尔反,又昌者反,大也。卒,子忽反。自为,于伪反,下“深为”同。)
[疏]“主不直言”至“录详之”解云:案庄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传云“此未有言伐者,其言追何?大其为中国追也。此未有伐中国者,则其言为中国追何?大其未至而豫御之也。其言于济西何?大之也”彼注云“大公除害,恩及济西也。言大者,当有公赏也”然则彼为诸侯追,于王法当有功赏,故得云大。此则自为巳追,但臣子得褒之,故传不言大以见义。云言师者,侈大公所追也者,正以上言“齐人侵我西鄙”下言“公追齐师”与上文异故也。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公子遂如楚乞师。乞者何?卑辞也。曷为以外内同若辞?(据春秋尊鲁。)
[疏]“乞者”至“若辞”解云:案成十六年夏“晋侯使栾来乞师”;十七年秋“晋侯使荀评雌蚴Α蓖庖嘌云蚴σ病
重师也。(外内皆同,卑其辞者,深为与人者重之。)曷为重师?(据泓之战不重师。)
[疏]注“据泓之战不重师”解云:上二十二年“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传云“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直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巳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然则宋公守古败师,而春秋善之也,是其不重之文。
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不正者,不正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