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云:以前楚灭稀⒌瞬皇橹,而先书此晋灭夏阳者,先治同姓之大恶,欲见骨肉之亲,大则诛,小则隐,故言亲疏之别耳。
夏阳者何?郭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郭?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疏]“夏阳者”解云:欲言是国,天下未有;欲言是邑,而不系国,故执不知问。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泽。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桓公德盛,不嫌使微者,知以远国辞称人。贯泽,古乱反,二传无“泽”字。)
[疏]“江人、黄人者何”解云:欲言是君,经不称子;欲言微者,得敌齐侯,故执不知问。
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馀为莫敢不至也。(晋、大于宋,不序晋、而序宋者,时实晋、楚之君不至,君子成人之美,故褒益以为遍至之辞,所以奖夫霸功而勉盛德也。江、黄附从霸者当进,不进者,方为彳扁至之辞。彳扁至,音遍,下同。)
[疏]注“江黄”至“进者”解云:怪其不称爵矣。注“方为彳扁至之辞”解云:言方为彳扁至之辞,故直以远国辞称人,若进而称爵,无以见彳扁至之义。
冬,十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说与前同。)
[疏]注“说与前同”解云:即庄三十一年“冬,不雨”传云“何以书?记异也”彼注云“京房易传曰:‘旱异者,旱久而不害物也。斯禄去公室,福由下作,故阳虽不施,而yin道独行,以成万物也’。先是比筑三台,庆牙专政之应”今此亦是僖公喜于得立,委任陪臣,不恤政事,故有此罚耳,故言说与前同。
楚人侵郑。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