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志云“在水中射人影即死”是也。注“言有者,以有为异也”解云:谓鲁先无蜮,今乃有之。案昭二十五年经书“有鸲鹆来巢”今此不书来者,乱气所生,不从外来故也。
冬,十月。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言往媵之者,礼,君不求媵,二国自往媵夫人,所以一夫人之尊。媵陈,以证反,又绳证反。娣从,才用反,下注同。)
[疏]“媵者何”解云:媵是碎事,例不见经,今而书之,故执不知问。
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必以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尊、亲亲也。九者,极阳数也。不再娶者,所以节人情,开媵路。嫉,音疾,又音自。)
[疏]“侄者何”解云:昭穆异等,而与嫡俱行,故执不知问。“娣者何”解云:与侄同伦而在侄下,故执不知问。“诸侯”至“再娶”解云:传言此者,解所以有媵之意。言诸侯娶女非一者,正由不得再娶故也。注“必以”至“人喜也”解云:即狭捍云“一人有子,三人缓带”范氏云“欲共享其禄”是也。注“所以防嫉妒”解云:谓三人不相疾也。注“令重继嗣也”解云:谓三人不相疾,共保其子。注“因以备”至“亲也”解云:谓备侄所以尊尊,备娣所以亲亲。其上尊下亲,皆指嫡也。注“九者极阳数也”解云:谓对一三五七以为极矣也。注“开媵路”解云:谓亦有为嫡之望也。
媵不书,此何以书?(据伯姬归于纪,不书媵也。)
[疏]注“据姬归于纪”者,解云:在隐二年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