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建好,然后给学生发教材,接下来就给学生上课灌输知识这么简单的。
“应该是先到学部或者其下属机构去申请,等申请通过之后才能修建学校的吧。”李翔摸了摸脑袋“其实这个事情我也不清楚,总之我们决定办学校了,这个事情是一定会解决的!为了使我们的航空学校快速的建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兵分几路。第一,办学校肯定是要和官府打交道的,这个事情就交给我吧;第二,编写教材。到目前为止国内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全国上下肯定是不会有关于航空方面的教材的,这样就需要我们自己编写了。这个任务就交给冯如兄你了,你先编写好,然后我再审核,确定无误之后再拿去印刷;第三,选定校址,修建学校,这事情就交给李福和王小虎去办,这事情等会我会和他们去说的;第四,招收生源,这个问题我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看能不能顺带解决掉,搞前所未有的航空事业需要更加优秀的生源,看到时候能不能从其他学校挖掘一些优秀学生过来。”
“编写教材的任务交给我没问题。”冯如细心地问道:“可是我们要开设哪些课程,要编写那些教材呢?”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打算给学生们开设三门课程,一门飞机结构,第二门是航空发动机,最后一门是空气动力学。”李翔想了想,又补充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我想三年之后他们应该能为我们大规模地造飞机做出贡献的!”
“我想三年之后他们肯定会学有所成的。可是造飞机的人有了,也得有开飞机的人才行啦!”冯如一直听得很认真,边听边思索着,很快地发现了李翔计划中的不妥。
第032章
不得不承认,冯如所言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李翔光顾着流水线造飞机的同时却忽略了大多的制约因素,飞行员,造飞机的原材料,等等。
造飞机不光是人才这么简单,更多的却是需要科技大环境的带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