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当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时候,他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李大钊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毁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至学校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无以为继。他牺牲后遗体下葬,棺椁衣裳都是朋友帮助提供的。李大钊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李大钊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李大钊等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历经八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伟业。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1881~19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早年曾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发表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7年后定居上海,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的著作、译作、书信等是留给后世的珍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