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麻痹大意,也不能以偏概全、任意夸大;既不能把可能影响全局的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问题来对待,也不能把特殊的某个方面问题作为全局性问题来处理。通过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政治原则问题,哪些是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把问题分析清楚,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许多问题并不是一眼能看穿识透的。这就需要见微知著,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在分析问题时,如果只观一隅、只察一面,就可能会一叶障目、盲人摸象,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各级领导干部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具体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甚至是令人头痛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能迷失在现象的迷宫之中,不能让表象问题“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个根本方法,对问题的本质作出正确判断。比如,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确实是客观现实,国际上随之出现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中国衰退论”,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了这样一个科学的判断,才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人民信心。所以,分析问题要善于研机析理、察形见势,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努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重点,才能牵住牛鼻子,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要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注重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进而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比如: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就要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固本培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经济建设方面,就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深入研究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