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作为领导干部,当前,坚定理想信念最关键是要坚定“三个自信”。一要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中国科学发展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道路自信最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二要坚定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和勃勃生机,展示了其无可置疑的科学性。三要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定“三个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要坚定对党的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握时势,睿智担当
“识时务者为俊杰。”担当不可随心所欲,成功不会唾手可得。把握时势才能有效担当,不识时务往往陷入虚无和盲动。把握时势,要着眼全局,顺势作为。在变化的形势面前,往往存在着三类人:一类人知道形势要变了,抢在变化之前顺势变;一类人感到形势已变了,不得不跟着变;还有一类人根本没发觉形势变了,守着摊子不知道变。做一个能担当的人,无疑要选择第一类。正如美国第8任总统威尔逊所说:“认为只有在时机到来时,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在领导同代人的事业中是不会取得成就的。”也就是说,看不到全局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就难当重任。在历史上,由于判断时势正确而成功和由于判断时势错误而失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把握时势、担当大业的一个例子,而大清王朝抱残守缺、闭关锁国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千古遗憾。
担当之难,往往难在时机和条件不够成熟,有心作为力不足。一个高明的担当者,往往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在乘势借力中实现担当宏图。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能否抓住发展机遇,跟进变革形势,决定了我们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握时势,要克难奋进,逆势自强。在困厄和艰难中担当,一定要能在逆势中寻找希望,发现、创造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时机与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