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担当”这个词语经常可见,成了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同时,他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勤政廉洁“0字好干部要求”,描绘了“好干部”的生动形象,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党员干部,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善不善担当,是党对我们人格和能力的检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是讲担当的政党。革命战争年代,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挺身而出,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担当在每个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但自始至终都是每个共产党人骨子里的使命。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只有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才能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政治感、使命感,才能在作风上外化于行,忠于党和人民,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奋斗。我们党的事业需要敢于担当的干部,人民群众呼唤敢于担当的干部。如果全党同志人人尽职尽责,人人争作贡献,人人为党分忧,那么,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再大的奇迹我们也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梦想成真。
★担当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有了人就有了历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一路走来的全部历史,应该深怀敬畏,坦然面对。在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记忆中,必然既有辉煌与荣光,崛起与成功,也有劫难与耻辱,沉沦与失败,其中,正面与负面共存,美好与丑恶交织。然而,无论是非成败,无论盛衰荣辱,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来说,只要正视与善待,不管何种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