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少人将曹操当做人生的明灯,数的过来吗?
等待着主公的宠信,多么卑微啊!
果然,还是像曹宏那样更肆意一些,更看开一些,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与主公做毫无芥蒂的知己之一吧!
荀彧想通了,彻底想通了,他为什么要在原地等曹操,为什么不自觉走在前面,走出圈起来的底盘,去看看这大千世界?
荀彧还是很重视曹操,却再也不会将他视为唯一的信仰,他听曹操叹息说要走了,遂起身来拜见曹操,郑重道:“彧恭送明公,待彧百年之后,有机会再来寻明公把酒言欢。”
曹操受他拜见,只见他眉眼间的忧愁与阴霾一扫而空,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又有些惆怅,他总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充气傀儡已经不能保持站立了,它软趴趴地蹲在了地上,裹成了一团。
曹操最后交代几句,确定荀彧愿意在寿终正寝后与他相约,这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顺着系统空间的牵引离开了这间屋子。
从此以后,荀彧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他温和良善,充满了人格魅力,多少人为了他而倾倒,迷倒了无数男男女女。
而钦佩荀彧的为人,受到他的优秀所吸引,最终与他结交成交心好友的,就有十几人。
其中,钟繇、陈群、崔琰等名士,时常与荀彧有所往来,而陈群更是会在沐休时要荀彧泛舟湖上,钓鱼烤鱼。
荀尚书广结好友,知己遍布天下,留下一段又一段为人称道的同朝名士故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