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说着,万分期待地询问众人,谁愿意自高奋勇。
这话可就难倒了在场实干型人才,曹操这次出征,带的可都是在军中能够干实事的,要论辞藻华丽的文采,在场都不是精于钻研此道的人。包括诸葛玄,那也是治理地方的人才,现在管着曹军后勤,曹操任人不看文笔,也就导致了许多人将那些诗词歌赋的基本功给抛了。
就连郭嘉、贾诩这类聪明人,都自认写不出陈琳这样言辞犀利,能令人看了酣畅淋漓的骂人檄文。
这个时候,曹操就万分怀念荀彧了,要是荀彧在,提笔就能给他来一篇立意深刻,言辞犀利的文章解除燃眉之急。
“提到文采,公认的名士还是孔融嘴皮子最利索,”郭嘉看天看地不看曹操。
孔融嘴皮子利索了一些是公认的,他胆子还特别大,在董卓下属的时候辱骂董卓,现在到了曹操手下做事,不满的时候照样会指桑骂槐讽刺曹操。这人就喜欢杠人,唾沫星子乱飞,曹操不耐烦他很久了,现在郭嘉提起孔融,令曹操犹如吞了一只苍蝇一样,脸色发绿。
曹操只能道:“现在情况紧急,来往许昌需要好几日,一耽误袁军可就要逃了。”
在场十几位谋士,曹操一一看去,一个个都是精于排兵、战略、后勤、调度的好手,治理打下来的地方也都没问题,要说文采斐然即兴就能写下一篇能压过陈琳檄文的,还真没有。
曹操也不为难他们了,撸起袖子自己操刀写了一篇《袁降书》。
大致意思是,袁绍被抓以后害怕了,畏惧朝堂君主的威严,反思自己叛逆的举动,甘愿回许昌接受帝王的审判与惩罚。为了避免四州陷入更大的战乱之中,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稳生活,他向曹操表示了诚服,答应说服下属与儿子们,像汉室帝王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