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像一匹腾空的骏马,不如说更像一头正在站立起来的熊。
马迹山简称马山,春秋战国时称夫椒山,雄踞太湖的西北部,曾是太湖的第二大岛屿,现在已与陆地雪堰镇南面的半岛相连,设置了马山镇。其东北方约20公里的太湖岸边是无锡城。
吴军如果占据了马迹山,此地则变成无锡城背后的一把尖刀。张士诚接到探报后,心急如焚,急忙命令大将吕珍从太湖东边的山西湾发兵,西进拦截。此时,东南风一阵阵吹拂。吕珍的水师大船升起大帆,乘风破浪,疾驰湖心,气势汹汹地挡住了俞通海的水军。诸将看见形势不妙,有些恐慌,打算调头撤退。
俞通海严厉制止道:“不可!敌众我寡,撤退更加危险,势必被动挨打。不如正面迎战!”
随即身先士卒,命令自己的帅船迎头而上。前甲板设置了一排移动式战墙,后面是5排身穿盔甲的弓箭手。
当进入30米距离,双方频频放箭。一支流箭射中俞通海的右眼下方,血流不止。包扎后,俞通海叫人脱下自己的盔甲,命令一个体型相当的随从穿上,代替自己站立甲板持剑督战。下属各船将领纷纷指挥士兵放箭,俞通海的水师越战越勇。狭路相逢勇者胜,吕珍看见没有胜算的把握,于是下令撤退。
俞通海的士气大振,乘风破浪赶到马迹山,登岸后杀进张士诚部队的小营寨。其将领钮津等人见寡不敌众,又不想战死,于是缴械投降。
1357年六月甲辰是朔日(初一)。庚申(十七)日,朱元璋命令常州府分枢密院判官赵继祖、元帅郭天禄携镇抚吴良攻取江阴州。调拨了120名短弓手给他们使用。
江阴与常州直线距离30公里。江阴古城,始建于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绍泰元年(555年),官府在此地筑土城,围地600余亩。古代,凡山之北、水之南称“阴”,故将此地叫作江阴,设江阴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