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便于放箭。窗口高1.9尺(约0.6米),上沿离地5.4尺(约1.71米)。楼阁内可以站两个弓箭手,轮流放箭。
楼台地板前半部分固定,有1.9尺(约0.6米)宽。后半部分地板,一半固定,一半可动,作为进出口的门板。它与一边的楼板通过户枢(门轴)连接,可从下方向一边掀开。
地板门为正方,边长1.9尺(约0.6米)。门板也是正方,边长2.2尺(约0.7米)。门口下方是一段略斜的木梯,长12.6尺(约4米),宽1.5尺(约0.48米),起点是箭楼第一段的平台,梯脚离后门边0.95尺(约0.3米)。这个平台自底盘起高15.8尺(约5米)。其后面外部有一条固定在平台横梁和底盘上的斜梯,宽1.5尺。梯脚距底盘后端1.3尺(约0.4米)。这部斜梯同时起到拉固箭楼的作用。
5米高楼阁在前面正中开有一个小箭窗,窗口也宽8寸,也有推拉窗板。此箭窗用于偷射城头的敌兵。由于低于城墙高度,偷射时须仰射,窗台高4.5尺(约1.43米),可以挡住头部以下身体。窗口高1.2尺(约0.38米)。
这个楼阁可以安置1个弓箭手,如果顶部楼阁有人受伤,可以上去替换。
箭楼前后端还各有两根原木斜支柱,平均直径0.32尺(约10厘米),固定在底盘上。上端固定点在箭楼四角方柱3米高处。前支柱脚中心距箭楼前端1米,离底盘前端0.4米。后支柱脚中心距底盘后端0.9米,离箭楼后端1米。从侧面看,斜支柱与箭楼3米高平面形成等腰梯形,稳定性较好。
为了防止箭楼车在推行时因路面不平引起左右歪斜、倾倒,在其四角方柱外侧左右10尺(约3.2米)高处,各安置两根防倾倒斜支柱,皆3.8米长。两柱之间用一根纵杆连接。在10尺支撑点下方8尺(约2.53米)处方柱上各安置一根横梁,固定斜支柱。全部卯榫连接。四脚端离水平地面10厘米。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