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北界滁河徙阳关时,当地理正听说庐州义兵经过,便带领乡亲迎接,邀请进村吃饭。告之已经备好酒肉。
盛情难却,时间又到了正午,张天佑就顺水推舟。青衣部队跟着进村休息,就着村民提供的茶水吃着干粮。结果张天佑、赵继祖贪酒,喝醉了,睡了一觉,耽误了余下的半天行程。
后行的耿再成渡河走过徙阳关,接近了和州。天黑时,他左等右等,不见和州的火把信号,以为张天佑三千兵马一定进了城,拿下了和州。于是便率绛衣兵直抵城北大门。
镇守和州的达鲁花赤叫乜先帖木儿,是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胆子较大。他听说是红军,急忙下令关闭城门。门外两旁各留下一条移动式x形矮栅栏。
耿再成只好退后几百米就地休息,等候不知去向的张天佑。走了两天路,人困马乏,耿再成的部队放松了戒备。
第二天凌晨,元军从小西门城头n形龙门滑轮架上放下十多米长的斜桥板,架在地面一座青石砌筑的梯形台上(古称飞桥)。台高一丈(约3.2米)。在其南边还悬放一排绳索(古称缒索)。
乜先帖木儿携一个镇抚带领城中三千官兵倾巢出动,纷纷沿桥沿索而下,突袭了北门外的红军营地。耿再成不幸中箭,只好下令撤退。
元军紧追不舍,红军溃散了一半。一名小校带领几百人断后,且战且退。追到城北30多里远的千秋坝,已是黄昏,乜先帖木儿这才收兵返回。耿再成和2000余将士逃回滁州。
乜先帖木儿快到和州时,已是傍晚。真是凑巧,遇上才到和州的“青衣兵”,还以为是自己人。这回,张天佑喝酒误事成了歪打正着。镇抚汤和一马当先,挥剑迎头冲过去,左劈右砍,瞬间倒下两个元兵。红军将士紧跟着冲杀过去。元军措不及防,哗啦啦倒下一片。乜先帖木儿吓得仓皇奔向小西门,恨不得长有四条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