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连夜派工事部队施工。这支部队是朱元璋在当探子时,给汤和出的主意。
他说:“部队行军、打仗,既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要建造营房、工事,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才好。”
汤和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提拔一个当过木匠的做百夫长,组建了工事部队,其中大部分人当过木匠、铁匠、篾匠及砖瓦匠等。
次日早上,郭元帅登上城楼向下俯瞰,壕沟工事已经竣工,平面成“三”字形,挡住了城门,靠近挡土墙的松土夯平夯实成三尺宽的坡顶。壕沟和挡土墙形成了南门的一道牢固屏障。
朱元璋乘热打铁,对郭元帅建议道:“是否请孙元帅几个来看看,教他们也如此?以免东门或西门被破。”
郭子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东门、西门不挖壕沟,南门的壕沟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因此,他就叫朱元璋请孙德崖等四个元帅前来参观。
孙德崖他们来了一看,听说是防御撞车攻门,觉得不错,见当天元军没来攻城,马上派人在东门、西门前挖起了同样的壕沟。
吃了败仗的元军前锋退回二铺村休整了五天。派出的探子发现壕沟、土墙工事后,层层上报。彻里布花听闻后跑来观看,却看不出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他没有撞车,也未见过、听说过撞车。因此认为,可能是当元军步兵攻进城后打开城门时,防止骑兵及大部队冲进城。
彻里不花在城东吃了败仗,次日改攻城南。还是老一套战术——长弓兵先放重箭施威,短弓手进到距墙50米以内掩护。云梯兵推梯靠墙,步兵爬梯攻城。
郭子兴发现朱元璋很有军事天赋,又肯动脑筋,决定让他带兵打仗,命他当百夫长,下到汤和的部队。于是,朱元璋带领100个士兵参加了这次守城战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