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明皇陵之碑》中,朱元璋记述了这段经历。
其辞曰:“……已而既归,乃复业于觉皇(指皇觉寺)。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跋扈)。初起汝[宁]颖[州],次及凤阳(指濠州)之南厢(指定远)。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据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详。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告发)。
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知(智)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罪,亦奋臂以相戕(残杀)。知(智)者为我计画,且阴祷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详?神乃阴阴乎有警(告诫),其气郁郁乎洋洋1。卜逃、卜守皆不吉,将(且)就(接近)凶而不妨。即起趋降而附城,几(差一点)被无知而创。少倾获释,身体安康。从愚2朝暮,日夜戎行3。……”
汤和了解到朱元璋流浪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就把他安排到百夫长徐大兴的探子(侦察兵)队。没有任务时,每天参加新兵训练。
新兵训练,主要是由教头教授舞枪使刀的技术和一些拳脚功夫,身体特别强壮的还教授射箭技法。朱元璋训练时仔细听讲,认真模仿,几天下来,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进步很快。最后也学会了射箭。一周后,他接到任务,跟两名老兵出城侦察,了解彻里布花的元军动向。
侦察这个平台很快使朱元璋建立了功绩。
朱元璋建议两个老兵剃光了头,穿上蓝布通肩斜襟长衫,装成和尚化缘。老兵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照他说的做了。一个拿着朱元璋的木鱼和木槌,一个拿着瓷钵。朱元璋的年龄比他们大,样子比他们老,装成师兄走在前面。
接近中午,朱元璋他们走到城南二十里的二铺乡,发现一小队元军。此地距南面总铺乡的元军大营只有十里多路,二铺的壮丁除了被抓走的,其它的都逃到外乡了。这些元军到二铺来是找好吃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