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齐卫国见老妻这个样子,连忙过来帮她解开衬衫衣扣,又帮她顺气。“怎么样?好点儿没有?你说你,怎么这么大气性?身子是自个儿的,再生气也不能拿身体开玩笑……”
“闭嘴吧!”景华有气无力呵斥一声,努力调整呼吸,好不容易醒过来不能又闭过气去。
齐卫国见老妻面色实在不好,知道这事是自己不占理,只能呐呐住口。
听着齐卫国离开的脚步声,等到关门声响起,景华才睁开眼睛打量了一下周围环境,然后闭目接收记忆。
原身方景华,已经五十岁了,出生贫农家庭,20世纪三十年代生人,还没来得及长大,父母就被战争带走,刚好红军路过,她跟着红军走了。一路上,靠着组织照顾,读书认字,拜了师父学医,当了战地护士,跟着上过战场,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过同袍。
后来,到了年纪,组织介绍了了对象。齐卫国当时已经是营长,结过一次婚,有一儿一女,亡妻在老家照顾老人,后来因生女儿难产而亡。除了是个二婚头,齐卫国条件相当可以,年龄也不大,又有组织背书,那个年代,大家都是先婚后爱,结婚了,自然而然就过到一起,说爱不爱的都有些矫情。
婚后,齐卫国和方景华相互扶持,共同生活,是真正的革命伴侣。齐卫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建国后,评定功绩做了中将。方景华从一个护士成长为一个医生,医术越发精湛,被打倒前已经做了副院长。
方景华生育了两个儿子,齐玉河、齐玉湖,加上齐卫国和前妻生育的齐玉海、齐玉溪,一家六口,不说多么和睦,但日子磕磕绊绊也能过着走。齐玉溪早早嫁给战友的孩子,分属不同军区,离得远了,与娘家来往就少。齐玉海虽是老大,小时候去却被爷爷奶奶娇惯坏了,读书没有灵性,参军吃不得苦,齐卫国一辈子不谋私利的人,无奈请人给他补习了三年,才考上钢铁厂的编制。
齐玉河早早参军,沿着父亲的脚步,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按照“军队不能乱”的指示,即便是在动荡年代,齐玉河也没有受太大影响,安稳待在军营。齐玉湖则是三兄弟中最聪明、最有出息的,早早上了大学,公费出国留学。
坏就坏在出国留学上,欣欣向荣的日子挡不住时代洪流,巨浪打来的时候,齐卫国、方景华夫妻因这份国外关系连累,两人都被下放,住牛棚、吃野菜。
究其原因,是齐玉海拿了齐玉湖寄回来的信件,找革委会举报。说不清齐玉海是单纯被蛊惑,还是嫉妒兄弟,亦或者对齐家人都仇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