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的宠眷,边军的积威,得此大功。十数年后更凭着“买回。燕云十六州,位极封王,做到了人臣所不能及,昭示着这个末代王朝的荒诞。
“有我在,你休想得逞。”江耘心中暗道。
只不过今时今日,尚要借童公公这把利刀,磨刀霍霍往那蔡相公而去。高俅亦借了此次战功,开为太尉。林镇齐不曾来京城,此次也是在西进军中好一番历练,深的主帅赏识,被留在前线镇守新收的城池。
此一局,上至官家,下至各位出征的军士,俱都全胜。唯一不曾得到好处的,只怕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吐蕃之主和明堂之中站在班的老相公。
蔡京站在明堂之上,朝服菲然,腰背挺得笔直,银须飘飘。恰似一副不老松模样,端的是宰相气度。从口中每说一句恭贺之辞,心中悲凉之意便重了一分。
他清楚地知道,站在身侧不远处的童监军,童公公已然离他而去。不可复得。
如他所料,几日后的朝堂之上,对他不利的奏折和弹劾一道接着一道。市易司敛财三司使跋扈,弄得他灰头土脸。
崇宁四只六月初,新任御史杨时的一道奏折,更是将矛头直指蔡京,妄谈丰享豫大之言,盅惑君王,大兴土木导致库府空虚,赈灾、搞军钱粮不足。此议一出,朝中的老臣们不再诺诺,纷纷直指蔡党之非。除去蔡京一党,朝中众臣或有亲朋,或有同僚,或有师长,刻名于党碑,蔡党势胜之时,威压之下。敢怒不敢言。此番政敌露了破绽,怎会轻易放过他。
赵估心中矛盾之极,一方是自己倚重的老臣,推行新法的领军之人,一方是众怒难平的重臣,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见赵估左右为难,老成持重的杨时不忍太过逼迫君王,出言解围道:“圣上,纷争难决,却无需急于定论。当务之急,是赈灾和搞军,青州之旱,万民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