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首页

第2791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2)

('船终于在通州靠了岸。

不得不承认,冯紫英当政这几十年,变化太大了。

连自己叔叔也不得不承认冯紫英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如臂指使,把整个朝政玩得团团转,内阁基本上只能按照他设计的路径来做事,而且事事都做得漂亮。

运河的疏浚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而漕运也是困扰朝廷几十年的难题。

按理说随着海运日益兴旺,漕粮渐渐转向海运,几十万靠着漕运为生的漕丁和家属没了生计,岂有不闹事的?

但冯紫英推动的漕运改革却让漕丁们都安安分分甚至是高高兴兴地脱了籍,自谋生路去了。

在当时连朝廷内部据说都是提心吊胆,深怕闹出事情来。

但是在冯紫英的支持下,末任漕运总督马士英就大刀阔斧地改革了漕运。

几十万漕丁和家属,一下子变成了地方上普通人,但是漕船却以折价、抵扣、无息贷款的方式全数交给了漕丁们。

而朝廷召集山陕商人和江南商人加上朝廷自身军务需求也提出了给予漕丁们五年扶持期和三年脱钩期。

这样一桩换了在其他朝代只怕就要生出一场天大变乱来的事儿就这么不阴不阳地给办下来了。

王熙凤一次听冯紫英酒酣耳热之际就说过,无他,南北经济发展,使得北煤南运和北铁南运以及南粮北运、南货北运的需求每年递增,运力需求极大,若非如此,他又怎敢推行此改革?

这不是他本事大,而是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做得好。

这一路行来,原来还有着漕运痕迹的漕船逐渐被淘汰,但是漕丁们却已经开始自己投资换船,继续从事着这行业,而且日子得比当漕丁时更好了,从他们的吃穿用度也就能看得出来这期间的变化。

通州码头的规模比起二十年前几乎又扩大了两倍,千帆竞秀,桅墙如林,将整个通州码头塞得满满实实。

王熙凤原本也希望在通州港弄一个属于自家水泥专用码头,但是却未能如愿。

山陕商人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也就是防止凤鸣集团的水泥继续向京中市场渗透,王熙凤也只能作罢。

见母亲站在码头上似乎有些感触,巧姐儿小心地道:“母亲,上车吧,如果您嫌慢,也可以坐马拉列车的,可以包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历史 /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杨远山穿越亮剑世界,获得杀敌爆装备系统,从此小鬼子哭爹喊娘的日子就来了!穷则战...
4567649字03-03
楚汉争鼎 历史 /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2042749字03-20
被献上的美人 历史 /
被献上的美人
降噪丸子头
166866字10-12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历史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空酒瓶
1320086字03-10
我的公公叫康熙 历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都说给皇帝做媳妇难,其实,给皇帝当儿媳妇也不容易尤其是正值盛年的皇帝!带着我的...
6891728字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