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柳、梧桐、万年青等苗木是那么的引人注目。所以,他贪婪地看着、问着,特别是对于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苗木,他更是感到了好奇。于是,他拿出了笔和纸,记下了它们的名字。
转过了一个圈儿,那是花卉的展览摊位。在这里,何佳旺更是感到了争奇斗妍,他看到了好多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花儿,有的还散发着香气,同时,他还了解到了花的标价。此时,他不由得说道:“怪不得苗木花卉基地的群众富得多,富得快,这里的人们比起万隆村的人来说,真是差异太大了,人家楼房多,小车多,就是靠的苗木花卉,而万隆村仅仅只是猕猴桃。在家里的时候,他就听说过,这里的人均月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个别家庭仅苗木出售一项,每年能拿回三十几万呢,这可是个不小的收入啊!是的,群众有钱了,村上的事情也好办了,村委会办公大楼比谁家盖得都大,都现代,门前的文化广场上还栽着健身器材、篮球杆、宣传报栏、村务公开栏等设施,《村规民约》、《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书写在了显目的墙壁上。看着这些花儿,何佳旺又想到了靳粉兰,想到了靳粉兰的花棚,虽然说她的品种不是那么多,没有这么大的规模,但也有像这里一样的气息。可以肯定地说,靳粉兰的头脑是领先的,她有市场意识,能跟上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当然,谈农村建设,就是要搞清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意义和目的,这个意义和目的就是提高村民的收入。想到这里,何佳旺不由得加快了步子,不由得使自己狠下心来,走出一条符合万隆人发展的路子,当然,引进海沃德品种,让猕猴桃高接换头,实现00亩的水蜜桃和00亩海沃德猕猴桃栽植任务,生产猕猴桃酒和猕猴桃饮料是当务之急,以此作为万隆村人的转机,赢得更好的效益。
想着想着,何佳旺什么也不看了,他在展厅里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哎!何主任,你咋来了。”一个摊主惊奇地问道。
“噢!我就不能来嘛?看看这里的形势总该可以吧!”问佳旺的是本地的一位村委会干部,因村级道路建设问题,乡上组织他们到万隆村参观过,并听过何佳旺的介绍。所以,这位摊主认识何佳旺,何佳旺也认出了他,于是,半开玩笑地回答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