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这个年纪要是换到别人身上,身体利不利索都难说,更别说还要处理政事了。
他虽然老了,但是他背后还有他儿子严世蕃。
虽然严世蕃其貌不扬,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聪明人。
尤其是在写青词和揣摩皇帝的心思上,严世蕃都是数一数二的。
只是前不久严嵩的妻子去世,按照大明朝的律例,作为儿子需要回老家给母亲守孝三年,因此严世蕃无法在严嵩身边,也就不能及时给他出主意,这才导致严嵩频频出错。
很多个巧合凑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了。眼见着朱厚熜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凉,严嵩慌了。
正是因为他在朱厚熜身边多年,所以更加知道他这个眼神意味着什么。
严嵩连忙跪下去,“还请陛下明鉴,臣愿望啊!”
“你冤枉?这天下人冤枉,你都不可能冤枉!”御史邹应龙气愤地道。
朝中其实看不惯严嵩所作所为的大臣很多,只是苦于之前他一手遮天,无法告倒,现在眼见着机会来了,邹应龙立刻从袖中拿出了奏章。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严嵩!”
这封奏章他已经准备很久了,严嵩残害忠良的时候他没有拿出来、大肆贪污敛财的时候他没有拿出来、俺答兵临城下而不战,贻误军机的时候他也没有拿出来,因为他知道还不到时候,对付严嵩这种人,要么一击毙命,要么就要足够沉得住气,否则被他咬住,那便会功亏一篑。
严嵩没想到邹应龙竟然还会随身带着这种东西,厌恶之余,更多的是惶恐,他身子忍不住在抖。
朱厚熜看都没看他一眼,叫小太监把邹应龙的奏章呈上来。看着奏章上的内容,朱厚熜的脸色一点点难看了起来,最后恼羞成怒地把奏章甩在严嵩的脸上,高声质问道:“朕让你做首辅,你就是这么替朕管理国家的?”
严嵩本来就年事已高,此时更是吓得六神无主,只能伏在地上,不断重复着:“臣冤枉啊!”
就在这时,李丹青忽然淡淡地道:“不对啊,我看这严嵩的阳寿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啊,为什么活了这么久呢?难道是借了什么身边人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何况李丹青也不是无心,本来就是故意放的这把火。
人都是会联想的,朱厚熜本来就对长生之事十分在意,这下说严嵩借了别人的阳寿,甭管借的到底是谁的,反正在朱厚熜看来借的一定是他的。
就算没有借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