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说,我的王县长,工程队虽是搞起来了,头几年挣下的钱都还贷款了,这几年挣的,又更新了设备。我们实在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要有,我哪敢麻烦你县长?王县长就说,好你个石头,什么时候也学会了哭穷?我干脆把你调到县扶贫办,让你专门给我要资金去算了。石头说,不是哭穷,真的有难处呀。王县长说,不管你是真哭还是假哭,你们要是能出一半,我再同科委的周主任协商一下,看能不能从技改项目目拨一点。你要是铁公鸡的尾巴,一毛不拔,那就算了。石头听了就高兴地说,好好好,听县长的,我们出一半,县上支持一半,等到秋收后,地上干净了,人闲了,就可以动工。
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地里的庄稼一天天地长成了,金黄的麦穗摇曳在微风乍起的波浪里,红红的辣椒像火焰一样燃烧着田野,这个时候,田野就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一幅油画。这是红沙窝村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就在这个季节里,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一步步到位了,直到秋风吹落了白杨树上的片片黄叶,掠走了残留在田野上的最后一缕瓜果的飘香味,节水灌溉工程终于在红沙窝村正式施工了。
红沙窝村又沸腾了。秋后的田野里布满了白灰溜下的管道线,整齐得就像学生娃娃们开运动会用的跑道。一切规划好后,全村的男女老少,能动弹的,统统上了地,在自家的田地里,挖着管道。老奎也在地上,一锨一锨的,不紧不慢地挖着。秋日的阳光挥洒在他的身上,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此时的老奎,也和村人一样的高兴。他知道,这个工程,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工程,建成后,必将对红沙窝村的水资源节约,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不由得从心底里敬佩起石头,觉得有这样聪明能干的年轻人来当村支书,是红沙窝村的福气。现在当村领导,可不像他们那一代了,他们那时,只要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了满腔的热忱,具备了公而忘私的风格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就够了,而到了石头这一代,仅凭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甚至,还得有些死磨硬缠的黏糊劲儿,才能上下沟通,要上资金,来办村里想办的事。这些,都是他的弱项,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让他当村支书,让他求情或死磨硬缠的去要资金,就是打死他,他也做不出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也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只能属于过去了的那个时代,现在的时代,需要的就是石头这样的基层干部,只有他们,才能代表时代的潮流,才能带领大家奔上小康生活。这就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