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子赔了个笑脸说:“好了好了,
', ' ')('\n
你来了就多呆两天,大队里还要开个会,我先忙去。”说着就溜出了家。人溜出了家,心还在开德的身上,一想起娃口中的血,就像蜂子蜇着他的心。
到了麦穗变黄时,有的家一粒粮食也没有了,实在熬不住了,再熬下去,不出人命也要饿坏人。村里没办法,就采取了措施,统一出工剪麦穗,把剪下的麦穗集中起来,再按人口分下去。很快的,村里就飘出了青麦子的香气。村人先把麦穗蒸熟,再放到笸箩中趁热搓了,然后用簸箕一簸,把杂头簸出,剩下的就是干干净净的青粮食了。这样可以吃,但吃多了不舒服,最好的吃法还是麦索。做麦索还需要一道工序,就是在青粮食中掺上盐和蒜苗,然后再从石磨中磨出来,就成了麦索,样子像钢丝面,但要比钢丝面要粗要软,吃时,再拌辣子和蒜,真是香死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黑沙窝的这块特殊的水土,造就了这里的人们独特的生存方式。
一转眼,到了秋天。秋天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季节,农作物都熟了,树上沙枣也熟了,有了这么多熟的东西,人们就有了零食吃了,所以,红沙窝村的人都喜欢这个季节。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啥时候想吃就能吃上,平时有专人看管,随便是吃不上的,必须得等到收获的那天才行。收获的日子终于等来了,这几天全队的人到地上挖胡萝卜。队里早有规定,你可以放开肚子吃,吃多少也行,但,就是不能带回去,谁要是往家里带,发现一次,扣粮十斤。有了这样的规定,谁也不敢往家带了,就只能放开肚子吃。有人知道要挖胡萝卜,头一天就留了肚子,所以,一进胡萝卜地,就嗵嗵嗵地刨上几镢头,先挖了吃,吃好了再干。他们吃胡萝卜都有经验,不挑大的,只挑不大不小的,不吃太粗的,只吃不粗不细的,这种个头的胡萝卜有三大特点:甜、脆、水。看准了,先将胡萝卜缨子拧下,然后用缨子裹着胡萝卜,吱溜吱溜地转上几圈,泥土就被转干净了,胡萝卜立刻呈出黄亮黄亮的透明来,咬到口中,脆生生的香。大家先是站着吃,有人觉得站着吃起来没有坐下吃香,于是,就坐在地埂上吃,一个人先坐下,其他的人就跟了来,一会儿,地埂上就坐满了人,都喀嚓喀嚓地吃着,谁的精力都用在了吃上,没有一句话,于是,满世界只有一片喀嚓声。
胡萝卜吃多了,胃里就泛酸水。泛了就泛,吐上几口,该吃还得照样吃,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了,所以,就吃。吃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