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两家人只说到五更,方告辞歇息。
到了天明,朱全节早就恢复如初,像个没事人一样蹦蹦跳跳。又过几日,刘店家夫妇择了个好日子,准备了一应用品,到老朱家,行了礼,走了规程,将朱全节认为骨肉。朱全节自此改姓刘,不题。有古风表道:
刘氏当年住老庄,
无儿无女多怅惘。
龙王一片慈悲意,
竟叫残光续贤郎。
时光似流水,眨眼便翻了年。老朱家本是种地的行家,务农的里手,经营有方,农时一到,跟了节气,种谷,种糜,种麻,又种烟。恰逢这一年雨水跟心,到了秋季,庄稼大丰收,霎时有了口粮。那朱全孝会箍窑,又精通厨艺,索性把地里活丢开,行走四方,靠手艺赚钱。一家人精打细算,渐渐兴旺起来。
单说那刘店家,本是个热心人,见朱全忠年过二十,早到了成家年龄,便想为他打听个媳妇。
原来那小水张姓颇多,都是党家。有个张发财,生有一女,憨厚老实,木讷寡言。刘店家打听的清楚,便叫朱万成请人提亲。
朱万成喜不自胜,忙请个媒婆提亲。那张发财一打听,见朱万成精于打算,全忠又憨厚能干,便合了心意,允了这门亲事。
朱万成大喜,择了吉日,请了庄邻,擀长面待客,红红火火,为朱全忠办了婚事。庄邻见他家初来乍到,过得风生水起,无不羡慕。正是:才闻喜鹊渣渣叫,又见灯花对对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