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还问对方借了竹篮,把那两斤肉吊在了水井里才算完。
不得不说,大家住在山里,这生活上确实不方便,夏天想吃口新鲜肉都难。
现在林回星就只希望自己那几只母猪好好长大,明年多多的生小猪仔,好让村里人实现鲜肉自由。
大热天走了一天山路后,林回星到家后那真是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把装银子的布包往床脚一放,去院子里拎了两桶井水冲了个凉就在床上摊成一摊烂泥了。
苏家也在忙活着收那几亩田的稻谷了。
作为林回星的拥趸,今年苏大荣所有的水田都是用的插秧法。
这插秧的好处也是体现得很明显的,稻株整齐划一好收割不说,因为植株间的生存空间合适,这稻子的个头都要比抛秧种的稻子高一些,倒伏的情况也少。
一亩稻田的植株数量上来了,这产量也跟着增加了。
虽然苏大荣家里的水稻还没有完全收上来,但是作为种了几十年水稻的庄户人家,他去田边转一圈,不说能够知道准确的产量,那也能够估摸出个大概的数量。
就算还没有真的晒干过称,但是苏大荣觉得按照田里稻谷挂穗的情况,今年这一亩田怎么着也能有个小三百斤的产量。
村里和苏大荣有差不多想法的人是真的不少,尤其是像苏大贵这种两种种稻子的方法都有常识的人,两块田里那稻子的长势真是一眼就能看出好坏。
要说开春种水稻时村里人还有些拿不准这插秧法的好处,那现在大家都已经切实地看到效果了。
相信等到明年,这抛秧法就会彻底地被上梁沟的村民们给抛弃了。
苏大荣家里的水稻不多,倒不用村里其他人那样老老小小全出动,他和卓宜两人下田割稻就行了。
往年苏云娇也是要去田里干活的,今年考虑到她是大姑娘了,又有了心上人,晒黑了不好,所以季娥特意留她在家里煮饭烧茶,翻晒晒坝上的稻谷。
夏收累人,往常习惯一日两餐的村里人也要吃中午饭了。
往年大家条件都不好,中午能够喝上两口米粥就算好的了。
今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起来,村里人的午饭也都紧跟着丰富了起来。
哪怕这肉难得,现杀兔子也麻烦,大家也能打几个鸡蛋炒上一盘。
条件好的,也不吝啬那几个蛋了,一大块红糖扔沸水锅里化开,给家里人一人窝上两个糖水蛋,一口甜滋滋的溏心蛋吃下肚,那真是再满足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