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非常擅长把自己的烦恼转移给别人,自己夜里睡得老香。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他就应杜甫和苏轼他们的邀请过去刷刷在太医署的威望值。
尤其是苏轼,他觉得自己和霍善关系这么好,结果别人都开放了新地图,他们这边却没有开启,可真是太丢脸了。他拿着“咱俩认识这么多年”的说辞,极力邀请霍善过来收服太医院那堆老头儿。
杜甫也不甘落后,表示“大家都是朋友,你去了苏轼那边可不能落下我这边”。
看到大家都这么热情,霍善很是苦恼地唉声叹气:我这么受欢迎可怎么办才好!
不管是唐代的小老头儿,还是宋代的小老头儿,霍善都不带怕的,每天晚上带上医官印就出发去遛弯,还穿戴着缩小版的医官袍,看起来相当像模像样。
霍善每天晚上这样忙忙碌碌地跑了一段时间,巡诊队伍也把长江南面几个县都走了个遍。
待到重新过江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江风吹来都有种刮得人脸上生疼的感觉。
眼看远处黑云沉沉,接下来似乎即将迎来雨雪天气,一行人决定先回西陵城修整一段时间。
霍善很久没回来了,一行人刚进城,便有人欢欣鼓舞地奔走相告,接着本来因为天冷的缘故少了不少人的街道一下子热闹起来,每个人都穿出自己这几年新做的棉衣出来迎接巡诊队伍的回归。
这次跟着出去巡诊的都是年轻的医学生,看到街上因为他们的回归而逐渐沸腾起来,不由悄悄挺直了背脊,觉得自己身上的医学生服饰分外值得骄傲。
说实话,他们跟着霍善出行,衣食住行的条件肯定是没霍善等人好的。
人家一个小县城也腾不出那么多好宅子给他们落脚,所以他们这段时间白天忙碌着义诊、晚上围坐在一起挑灯补写医案,每天都是忙到夜深人静才倒在大通铺上呼呼大睡,通过极致的疲累克服了条件的艰苦。
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比待在医学院里头辛苦多了。
但是学到的东西也比在医学院里头埋头苦学多得多。
霍善不知众医学生此时的觉悟,他开开心心地与众人打了一路招呼,到了府衙前便翻身下马,带着一熊一虎径直跑去找他师父。
我,霍小善,回来了!
李长生正在与霍光交接一些事务,听到外头那活泼的脚步声便知道是谁回来了。
两人默契地结束了手头的正事。
李长生起身迎了出去,还没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