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条件,我就想啊,如果我们买一块地皮,盖房子卖给他们,他们肯定愿意买,不用担心他们买不起,其实好些人手里不差钱,如果有房子买的话,他们保准愿意买。”
夏喜平心里一动:如果她发家致富,大部分靠的还是过来人的经验的话,那韩卫东这个“土著居民”,靠的就是眼光了。
你想啊,现在是什么年代?八十年代,他就想到了房地产开发,这份眼光,她都自愧不如。
韩卫东见夏喜平不吭声,还以为她在担心政策方面的问题,便赶紧又说道,“政策方面,我特意问了永军,他向我保证,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绝对不会变,以后的条条框框不会越来越多,只会越来越少,他很看好我的这个想法,说如果我真有这个意向的话,他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我拿地。”
夏喜平当然支持韩卫东进入房地产行业,要知道,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天朝富豪榜的榜单,可都是一直被地产界的大佬把持着,这一把持就是十几二十年。
而且,夏喜平最开始成立中盛,就是在为以后进入房地产业打基础,只是,在她的印象中,天朝的房地产,大概是从九十年代初才慢慢的崛起,在这之前,她觉着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才一直没有开始房地产的开发。
不过,既然现在韩卫东有能力拿下地皮,现在就开始踏入这个行业也不错,反正她知道天朝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不会变的。
“我觉着你的想法非常好,我也觉得以后老百姓对房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可光靠国家的投入开发,是远远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的,民间资本的介入,是迟早的事,总之一句话,我举双手赞成。”
韩卫东听了夏喜平的话,高兴地亲了亲夏喜平,“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同意的。”
“资金方面你有什么打算?”
恒隆广场的投资,一部分是动用的家里的资产,另一部分是贷款,所以现在家里的资金并不是很宽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