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湖南的周保权向赵匡胤请求援军,这就给了赵匡胤一个好机会,让赵匡胤发兵进入荆南的好机会,此时宋朝的文武百官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定下了“假道出师、因而下之”的作战方案,并且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处耘,让他和襄州的慕容彦钊一起做这件事,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发生过的,也不算是多稀奇,伐虞灭虢在古代已经上演过了。
公元96年,二月,宋军对荆南提出了借道的要求,但是这时候高继冲还是有点担心的,他担心这是一个阴谋,所以就回复说:“大军忙着去救援湖南,还是不要耽搁了,我出来在城下犒赏大军就行了,希望朝廷的大军能够从城外经过。”
但是关于这个要求,宋朝政府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
此时在荆南内部却是乱开了,有个大将叫做李景威,很有胆气,他坚决反对同意宋军的借道要求,他建议他带着三千大军在半路上伏击,要是宋军敢来,他就伏击宋军,宋军遭受了伏击,可能就撤退了。
可是这一招有风险,高继冲没敢用,他对于当前的局面已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觉得他们高家这么多年和中原朝廷互相往来,关系不错,宋朝应该不会真的灭了他,所以对于李景威的这个建议不置可否。
此时资深谋士孙光宪出来了,他的建议就是赶紧投降算了,你打是打不过宋军的,闹也闹不过,根本就没有活路了,还是赶紧投降了了事。
可是高继冲也拿不定主意,所以当时高继冲当时的情况就是不打也不降,完全是把主动权让了出去。
李景威看高继冲这样,心灰意冷,自杀而死。这个人虽然名气不怎么大,智谋也不算是很精妙,但是就这般作为,也称得上是忠烈。
不久李处耘和慕容彦钊带着大军到了这里,他们到了荆南之后,高继冲先派自己的叔叔高保寅去刺探一下情报,李处耘和慕容彦钊两个人把高保寅忽悠的云里雾里的,也真的相信了宋军对于他们荆南没有企图,于是就开心的慕容彦钊一起喝酒。
但是这时候,李处耘已经带着大军往江陵赶了,在城里的高继冲听到消息急忙出城十五里迎接,但是李处耘见到了高继冲之后只是行个礼,然后对高继冲说道:“慕容彦钊马上就来,你等会。”
然后马不停蹄的直奔江陵,等了会,慕容彦钊拉着高保寅等人呢过来了,高继冲和他们一起回去,但是到了江陵他们傻眼了,城上已经变成了宋军的旗号,荆南失守。
高继冲也是个明眼人,知道混不下去了。于是就拿出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