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酒回到前进大队已经有了五六天,怕给孙女压力,时队长愣是憋住了没问宝贝孙女打算干啥,想着等时酒再开开心心玩几天他这个当爷爷的再问问看。
没想到时酒主动找上了她爷。
大约是前几年,袁先生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广大农民群众,这都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明。具体点说,在袁先生发明杂交水稻之前,华国水稻亩产量大约是三百斤,而杂交水稻出现了之后,一亩地至少可以有一千斤的产量,当然,前提必须是风调雨顺、土质良好。
从袁先生的事例中时酒受到了启发,既然优秀的种子有了,那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配套的使之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肥料呢?
就拿前进大队来说,其实他们每年分到的肥料并不多,现在家家户户还是有很多人把茅厕粪便池或者养猪养牛的大粪当做肥料,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好,是很天然没错,但大家要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已经不是很多年前小农小户自给自足的时代了,自产的天然粪便根本满足不了大片土壤和庄稼的需求。
所以,现在需要更多更好的肥料。
而时酒想要创造的,是一种复合肥。
众所周知,肥料的种类是很多的,十八世纪中叶,肥料被分为两种类型——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前者有氮肥、磷肥和钾肥,而后者则包括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
后者,才是时酒准备下功夫研制的。
单一肥料如磷肥、氮肥成分单一也方便研究,但缺陷也很明显,它们作用也同样单一。作为华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成长过程中无疑是需要吸收大量肥料的,据研究数据表明,每生产500公斤的稻谷就需要吸收氮磷钾各种元素数十公斤,而硅也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
现在华国上下在水稻施肥这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先进地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