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人出身不高,当年孟老夫人守寡后倾家荡产也要供着儿子读书,后来总算是有了回报。孟大人高中探花,娶了上京高官之女为妻,将家里的老母亲也接到上京享福。孟夫人刚嫁进来时,每每在孟老夫人那儿受了委屈,想要丈夫怜惜一二。孟大人就会跟她讲起当年母亲为了供他读书,让他在书院里吃得饱穿的暖,自己却差点冻死在破屋里的事情。
久而久之孟夫人听从了丈夫说要多体贴母亲的话,习惯了在孟老夫人面前一让再让,最后等她将自己手里那点嫁妆都让出去的时候,她在这府里,说话也就没了一点分量。
按理说督察院也是个好地方,督察院右御史是里面的二把手,也是个有实权的差事。家里除了孟大人的俸禄,其他进项应该也算不上少。只是孟老夫人可能是原来过惯了苦日子,手里攥着银子一分都不想多花。如今府里的主子们早膳、晚膳都在孟老夫人屋里一起用。连大带小的也有十来个人了,桌上就只有六菜一汤。姨娘们都在自己院子里用,每人四菜一汤,是从大桌上每道菜拨出去一点凑的。
大桌上除了孟老夫人和孟大人、孟夫人,还有二夫人和几个孩子。
孟老夫人说要培养孙子孙女们勤俭、自立的品质,不让丫鬟们在后面伺候用膳,而是让孟夫人和二夫人照顾。
二夫人要照顾自己的三个儿女,剩下莲姨娘生的两个女儿都要孟夫人看顾。一顿饭下来,经常孟夫人还没怎么动筷,桌上的盘子就已经见底了。
说起来应该府里除了孟老夫人外,手里银钱最多的就是清彤了。不然凭着府里发下来的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她怎么消费的起八珍楼的东西?!
当年清彤的外祖母董老夫人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体己分给了几个孙子、孙女和外孙女,清彤也得了一分。董老夫人还还专门交代清彤要把东西放在自己手里,就是不相信孟老夫人这个亲家,也怕在女儿手里再被对方骗走。
后来董老夫人过世还没半个月,孟老夫人果然将清彤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