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底蕴及其广博。”
“王实甫把故事改的更加曲折生动,桃丽娜和红娘确实是有共同之处,两个故事也有共情之处。我看过《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听说因为这两部戏剧宣扬新思想,希望百姓冲破神权思想的牢笼而被指责为“□□”、“诋毁宗教”, 遭到教会的禁演。”
弟弟们各抒己见,太子殿下就放松的一边品茶一边听。
从对莫里哀先生的人生际遇叹息不已,到对他的人品才华惊叹连连。说到法兰西学院为莫里哀先生立了一尊石像,底座上刻着这样的题词:“他的荣誉什么也不缺少, 我们的光荣却缺少了他”,小家伙们都是各有各的感触。
听到莫里哀先生回到路易十四的那句幽默之语,“尊敬的陛下,娶妻难,照应妻子更难。···比治理一个国家困难得多”,又都瞅着三阿哥乐呵。
憋屈的三阿哥对着这些只会看他笑话的兄弟们说不出话来,只有在心里发狠,有本事你们永远不娶福晋,或者不纳侧妃。
国事、家事各个都是事儿,康熙皇帝的庞大后宫因为这伙儿欧洲来人当然也是激动异常。
吆,他们的国王都只允许有一个合法的妻子和很多不合法的情妇,情妇生的孩子没有王位继承权,国王绝嗣就要由近枝亲属继承王国;吆,天主教规定一夫一妻制度,如果国王违反了教义还会被教皇废除,所以亨利八世要另娶必须先合离。
哎吆,人人夸赞的伊丽莎白一世居然是女子,在她的统治时期,是英国人口中的“黄金时代”,是英国最强大的一个时期?哎吆吆,亨利八世的几个王后都是他的宫廷女官出身?最后一个王后居然是一个结过两次婚的女子--?上一个王后居然和人私通被处以火刑?!
欧洲人都不怕家丑外扬?
因为太子妃有孕在身,这些天不停接见这些洋人贵妇的皇贵妃娘娘,和因为这些西洋人的艺术刺激又灵感勃发的荣妃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